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成立大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发布者:冯洁发布时间:2024-05-31浏览次数:11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动 职业教育产教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的融合和贯通,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嵌互融、共生协调发展,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深度、广度以及服务区域发展的力度,2024529日下午,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成立大会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成功举办。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孙真荣,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俞涛,上海市松江区副区长陈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夏春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职教处处长马建超,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燕,松江区数据局局长张磊,松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庆宇,松江区经济工作党委副书记高亚男,松江区教育局副局长付炳建,松江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吴青,松江区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会主任张晓芳,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翔,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付祎,正泰电气技术研究院院长裴军,正泰集团研究院、正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诺雅克电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国明等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产教联合体首批理事单位、首批企业导师、松江区职业教育集团、兄弟高校、科研机构等代表100余名。会议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对外联络办公室主任朱蓓主持。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孙真荣副主任高度肯定了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成立落地的意义,他指出,成立市域产教联合体积极落实了教育部按照一体两翼的框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做出的全新部署。市域产教联合体是职业教育产与教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的融合和贯通,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对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嵌互融、共生协调发展,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深度、参与主体的广度以及服务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力度具有重大意义。他强调,为了更好地实践与发展产教共同体,首先要坚持命运共同体思维,换位思考;其次,注重以人才培养为纽带,注重高校与企业捆绑式发展;再次,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基础,提升产学研的应用效果,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地方供给的适应性;最后,加强属地政府的组织保障,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作,市教委将与松江区政府合作对接,做好松江大学城的能级提升工作,打造松江区产学研融合的新生态。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俞涛代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全体教职员工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对上海市教委、松江区人民政府、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行业企业合作伙伴的支持表示感谢。俞涛表示,作为联合体的高校牵头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将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是做好凝聚工作,凝集各高校、职业学校、科研院所的力量;其次是做好搭建桥梁工作,积极与政府、企业做好沟通;最后是做好发展改革工作,在市教委的指导下,做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文章,回答好职业本科与应用型本科的区别与特色,服务好行业企业,为将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建成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而努力。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孙真荣、上海市松江区副区长陈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俞涛共同为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揭牌并发布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标识“世界的眼”。它形状像眼睛,代表国际视野;形状像太极,代表生生不息;形状为松江(拼音首字母SJ),代表赋能松江;形状为联合,代表融合一体。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孙真荣、上海市松江区副区长陈容为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秘书长颁发聘书。



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夏春明为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首批理事单位授牌。



上海松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翔与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首批理事单位代表签约。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职教处处长马建超、上海市松江区数据局局长张磊为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首批企业导师颁发聘书。



松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庆宇,松江区经济工作党委副书记高亚男,松江区教育局副局长付炳建,松江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吴青,松江区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会主任张晓芳为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首批企业导师颁发聘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对外联络办公室主任朱蓓主持会议。



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秘书长郑树彬向来宾介绍了联合体成立背景及建设方案。联合体将坚持教育、科技、人才系统协同驱动,构筑党建引领、园区办学、数字驱动等引擎,立足三服务,统筹三协同,推进三融合,系统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全方位融合,形成引领示范,为上海市、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战略和技术支撑。

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将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产业聚合、企业牵引、学校主体作用,全面构建政、园、行、企、校五方融合交互合作模式,形成共融、共享、共生、共赢的互利生态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构建。